刘封手中的地图显示,房陵到樊城的距离,跟房陵到麦城的距离差不多,都有三百里左右。
虽然房陵到樊城有水路可以舟船运送粮草辎重、在行军速度上会比走山路更快,但从备粮到出兵再行军到樊城至少也得花上七八日。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
等刘封备粮引兵抵达樊城时,最快也得九月底了。
按廖化的描述,陆逊已经当了陆口都督且已经给关羽去信,这意味着江东已经在进行战前准备了。
刘封猜测,孙权的战船可能都已经走濡须口入陆口了。
而曹操方面,宛城的徐晃、赵俨等部,也在赶往樊城救援曹仁,曹操的后续援军更是在赶来的路上。
按这个时间点来推断。
等刘封到了樊城后,就得立即去跟徐晃、赵俨等部厮杀,而无法再分心应付江东。
刘封手中的地图又显示,樊城到江陵的陆上地图距离有六百余里。
即便不考虑实际行军距离的偏差,六百余里的地图距离即便是倍道急行军也得十余日的时间。
以关羽的性格,又不可能听风就是雨,不会在听到有江东偷袭江陵的传闻就撤兵。
这一来二去,关羽能在一个月内回军都算快的了。
最重要的是:若刘封真去了樊城,进退都得听关羽的号令,诸事不能自主。
换而言之。
刘封不是去樊城助阵,而是去樊城等死。
带着这五千兵马入了樊城,等待刘封的结局只会跟败走麦城的关羽一般无二。
权衡了片刻,刘封这才徐徐开口:“廖主簿,前将军想拿下襄阳和樊城且一举攻占宛城的雄心,我是很钦佩的。”
“然而房陵、上庸和西城千里之地,民心未定,倘若贸然出兵,唯恐三郡失守。”
“前将军既已擒得于禁及其部三万余众,何不见好就收暂回江陵休养。”
“待我安定了三郡民心,再与前将军两路齐出,定可一举拿下襄樊,北取宛洛。”
廖化笑道:“刘将军多虑了。我等生擒于禁等部时,南乡太守傅方也在其中。”
“前将军已令偏将郭睦暂领南乡太守去接管南乡城了,三郡北部并无忧患。”
“眼下只需一鼓作气就能拿下樊城和襄阳成就大功,刘将军勿要疑虑,还请速速发兵。”
见刘封沉默不言,廖化的笑容也逐渐凝滞:“前将军虽然不是荆州牧,但如今有大王所赐节钺,已然有节制荆州文武之权。”
“刘将军莫非是不愿听前将军号令?”
刘封徐徐道:“廖主簿,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不属于荆州。”
廖化见拿出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后刘封还是不肯出兵,心中泛起了一阵火气:
“三郡虽然不属于荆州,但孟将军自秭归出兵夺三郡,本就是配合前将军攻取襄樊。”
“既然刘将军不肯发兵,可告知我孟将军去处,我自去寻孟将军出兵。”
“秭归也是归属于荆州,想必孟将军不会如刘将军一般拒绝。”
刘封轻轻摇头:“孟偏将如今不在上庸,而是去秭归督运粮草去了。如今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的兵马,皆听我一人号令。”
廖化脸色大变,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火气:“刘将军,你莫非是要因私废公吗?”
“我知你跟前将军私下有怨,可前将军攻取襄樊为的是国家大事,你岂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
刘封轻轻的敲击桌面,语气平淡:“廖主簿,莫要动怒。三郡民心未定,这是事实,并非我有意阻挠。”
“前将军虽然擒了于禁等部,但前有曹操各部援军驰援而来,后有孙权在陆口虎视眈眈,局势不明,不可大意。”
“我观那孙权心眼儿小,既见不得前将军独成大功又对荆州念念不忘,昔日吕蒙偷袭长沙、桂阳和零陵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引以为戒。”
“南乡太守傅方为人骄奢,不得民心,如今兵败被擒,南乡士民虽然会拍手称快,但这并不等于南乡士民会背弃曹操。”
“况且,南乡之地连接武关,曹操在关中的大军出武关沿江而下,轻易就能取回南乡。三郡北部依旧有忧患。”
“岂不闻《汉书》有言‘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烦廖主簿返回樊城善言相劝前将军:北伐大业不在一时,万不可心急,更不可抽调南郡兵马入樊城让江东的孙权有可趁之机。若失江陵,悔之晚矣。”
廖化不由哂笑:“给了孙权可趁之机,孙权就拿得下江陵城?”
“江陵城城池坚固,守城的还是糜太守,糜太守虽然跟前将军有些私怨,但糜太守久随大王,必不会如廖立一般弃城而逃。”
“给孙权一年的时间,能打得下江陵城吗?”
虽说刘封说得在理,但廖化却听不明白刘封的善言,只当刘封是在寻理由推诿。
这也不能怪廖化见识少。
在廖化的认知中:
当年周瑜在的时候举江东之力打江陵且还向刘备借了张飞,刘备又让关羽配合周瑜绝北道。
饶是如此,周瑜也打了一年才打下江陵。
那个时候,江东还有曹操兵败赤壁的士气加成的。
而如今。
孙权十万大军屡次出征却连个合肥都拿不下。
打长沙桂阳零陵时,前有鲁肃率一万人屯于巴丘抵御关羽,后有孙权在陆口指挥诸军,更有长沙太守廖立弃城而逃。
即便如此,吕蒙带着两万军士也没能在短时间内拿下三郡。
孙权更是飞书吕蒙,让吕蒙放弃攻打零陵回军驰援鲁肃,因为此时刘备都已经从西川带兵来到公安城了。
这还只是个郝普守的零陵。
虽说郝普最终中计不知道刘备已到公安也不知道关羽已到益阳而选择了投降,但在廖化心中也认定江东的攻坚能力并不强。
更何况,如今在陆口的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陆逊。
见廖化迷之自信,刘封暗暗长叹,问道:“坦之兄可有劝前将军撤兵?”
廖化不知刘封为何提及关平,眉头一蹙:“少将军虽然有劝说但那只是少将军的谨慎之言。刘将军,你给句痛快话,这兵你到底是派还是不派?”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