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落叶归根,我的根...只有这大周了

  待得两人回屋收拾一番后,到了晚宴时分,一屋子人围坐一堂,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薛舜元举杯轻酌,目光在儿女身上流转,心中满是感慨,时光荏苒,儿女们已渐渐长大,自己两鬓也渐渐有了白发。

  又看着身边的大儿子和幼娘身边的小儿子,他们未来必将各自展翅高飞,而他所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为他们铺就一条平坦的道路。

  厅内烛光摇曳,临得末了,众人吃毕各自退下。

  薛怀文朝着自己院子走去,到了半途却被父亲身边的小厮乐淮赶上叫住。

  “何事?”薛怀文看着面前的乐淮摸不着头脑。

  “哥儿,主君差小的唤您回去一趟,有事告知。”

  等到薛怀文又回来时看到自家老爹薛舜元坐在竹制的躺椅上,手上拿着本书,望着外头的夜色也不回头。

  “父亲。”

  ”薛怀文轻声唤道,心中揣着几分忐忑,不知父亲深夜唤他,所为何事。

  听到声音薛舜元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深邃而温暖,仿佛能洞察人心。

  “怀文,你可知,我薛家世代以诗书传家,你祖父更是探花出身,显赫无比,这也是为什么你祖母能屈尊下嫁我家的缘故。”

  薛怀文闻言,心中恍然,这是战前动员来了,知道自己来年就要殿试了,来给自己加持力量了,于是低头道:

  “孩儿明白,定当不负家族期望,勤勉读书,以求科举高中。”

  薛舜元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科举之路,艰难险阻,非有坚韧不拔之志不可为,你自幼聪明好学,我甚是欣慰。”

  “但科举不仅考的是才学,更是心性与毅力,你需知,学问之道,无他,唯勤与恒耳,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薛怀文恭敬地答道:“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定当勤勉不辍,不负韶华。”

  薛舜元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一本书递给薛怀文。“此乃为父之前学习时批注留下的《尚书注解》,其中批注详尽,见解独到,你且拿去,细细研读,定能有所收获。”

  薛怀文双手接过书籍,“多谢父亲,孩儿定当珍视此书,日夜研读,不负祖父与父亲之期望。”

  “嗯,”薛舜元轻抚着胡须,继续说道,“科举之路,还需广结人脉,多与人交流学问,方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你虽已取得州试佳绩,但切不可骄傲自满。”

  “孩儿明白。”薛怀文恭敬地答道。

  “好了,去罢,剩下一年你且安心读书,尽力来年殿试,光耀门楣。”

  .........

  与薛舜元谈完话后,薛怀文就独自漫步在府中花园,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孤独与深邃。

  回想起刚刚父亲的话,心中感慨万千,前世他监考高考,这世他又要奔赴高考,两世为人都是逃不脱个考试。

  想到这里,他握紧双手,做了官他就可以慢慢实施他的计划,这几年也没少与皇帝柴峪接触,他深知柴峪变法坚决之心。

  科举只是他的第一步,他要借助科举的力量,一步步推行一系列的改革,让这个朝代焕发新的生机。

  柴峪虽然年轻,但志向远大,有进取之心,最主要的是,他对变法充满热情,如今别说朝中大臣便是市井小民都知道当今官家变法心思之坚。

  走着走着,薛怀文来到了花园中的一座小桥上。他停下脚步,望着桥下的流水,心中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几片落叶,薛怀文伸手接住了一片落叶,看着它在自己的手中缓缓飘落。

  “落叶归根,我的根绕来绕去只有这当今的大周朝了。”薛怀文感慨道,“眼看着这越来越像的历史,我可不想临着到了晚年还要再经历一次靖康之难。”

  想到这里,薛怀文又想到了几年前那模糊的梦魇,浑身打了个寒颤,瞬时的心情变得异常坚定,他转身离开小桥,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备考科举,如何在未来的官场中立足,并且如何尽快地利用一切力量来完成他心中的构想,工业化的大周,世界的中心......

  夜深了,薛府渐渐归于平静,只有那轮明月,依旧静静地挂在天空中,万世不变。

  薛怀文还在想方才的事,刚进了院里,耳边登时响起一片喧嚣之声。

  他站在院门口,微寒的春风从身边飘过,院内丫鬟小厮们叽叽喳喳玩作一团,烛火映照下,一派温馨。

  见着薛怀文进来,这才停下嬉戏问好。

  薛怀文笑了笑,对着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便进了屋里。

  回到自己房中,薛怀文独坐书案前,将父亲的《尚书注解》整齐摆放,烛光摇曳,映照书页上的墨痕,似在诉说着过往的努力与未来的使命。

  他深知前路荆棘满布,既有科举的学问难关,又有朝堂的风云诡谲,更有时代变革的沉重使命。

  窗外夜色逐渐深沉,薛怀文凝视远方,喃喃自语:“大周的未来,我既来了,必倾尽所能……”语落,他提起笔,投身书卷。

  几日后,薛怀文应同窗邀约出门,街市之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茶馆酒肆里,文人墨客高谈阔论,贩夫走卒吆喝声声。

  与同窗相聚,众人先是寒暄一番,而后论及诗词文章、经史子集,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期间,一位同窗提及朝堂局势,言语间满是担忧,“听闻近日朝堂之上,变法一事又起波澜,不少老臣极力反对,官家虽决心坚定,可阻力重重啊。”

  薛怀文心中一动,接口道:“变革之路,本就艰难,可若因循守旧,大周何来新生?我等身为学子,正应胸怀家国,日后若有机会,当为这朝堂注入新血。”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散了聚会,薛怀文便与众人踏上回国子监的归途,手上拿着一本从同窗处借来的《农桑辑要》,此书中对农事、桑蚕养殖等诸多实用之法记载详细,想着若要变革,农桑乃根基,便想着从此中入手。

  饭后,薛怀文回到宿舍,点亮烛火,继续钻研书卷,他深知,每一刻的努力都是在为未来铺路,无论是即将到来的殿试,还是更为长远的变革大周之路。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国子监书舍的屋瓦砖石之上,见证着这个少年为梦想拼搏的身影,而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属于他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太师!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