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见蔡邕

  几句话把搅屎棍何进支走,朝堂上的气氛逐渐恢复。

  经过大将军何进这么一闹,天子这一方的气势落入下乘。

  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觉得,何进此人蠢笨如猪。甚至有些人还觉得,黄巾叛乱结束,何进这大将军估计也做不久了。

  卫尉杨彪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要弹劾上这道疏的曹操,此人不过一骑都尉,却妄言国策,不尊礼法,献这种乱政乱民的方法,实乃国家之祸患。”

  世家们今天的目的就两个,解决问题,再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曹操他老爹大司农曹嵩此刻也在朝堂之上,面对杨彪的弹劾,他一言不发。

  老爹给儿子争辩,这种事情放在明面是非常不智的。

  况且,这件事到底还是天子说了才算。

  当今天子刘宏可谓出了名的硬气,喜欢斗。

  禁锢党人他做了,卖官鬻爵他做了,宠信宦官他也做了,你们能怎么样?

  朝会开了半天,世家们充分且准确地表达了他们的意见,但根本得不到灵帝一个正面的答复。

  反倒是刘宏趁机把少府的职权重新扩大。

  少府这个职位在西汉时期特别重要,是专门管理皇帝帝室财政的机构,田租、口赋等收入归大司农,而山海池泽之税等称为禁钱,归少府。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对少府的职权进行了削减,把山海池泽之税归给了大司农。

  在现任大司农曹嵩的配合下,刘宏通过对科考之法延后再议,重新把山海池泽之税放到了自己的私人钱袋子里。

  为了不在这个时候惹怒天子,百官们也没有对这个事情多纠结。无非就是一点钱,给他吧。

  科举之事在朝会上暂时搁置,但这个事的影响还在发酵。

  曹嵩为了保护自己宝贝儿子,决定让他离开洛阳这个旋涡,去远一点的地方避避风头。

  于是他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给曹操安排了济南国相一职,国相和郡守一样,都是秩两千石,管一郡之地大大小小所有事情。

  任命还没有正式下达,曹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既然科举之事无法推行,跑去远一点的地方上做官正符合他的心意。

  在洛阳当官限制颇多,无论想做点什么阻力都很大,但是到了地方当主官,天高皇帝远,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造福一方。

  趁着还不用去上任,曹操在旅舍里找到了黄巢。

  “泰德,来洛阳之事顺利否?”

  黄巢回道:“多亏孟德兄慷慨解囊,此事已大差不差。”

  买官一事最好不要直说,两人打了一会哑谜,而后曹操才说出了来意。

  “我不日即将远赴青州济南国任国相,离去前想带你去见我的一个挚友,不知泰德意下如何?”

  黄巢看着曹操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态,心中怀疑。

  见个朋友多大点事,至于这么小心?

  不好!这小子肯定把我卖了!

  “孟德,你是不是把科举一事告诉你这个挚友了?”

  曹操回道:“我这挚友名叫蔡邕,其对我颇为了解,坚决不信科举之法是我想出,其再三追问,我只好如实相告。”

  “不过泰德你可放心,蔡伯喈乃当世君子,为人正直守信,他对你的科举之法极为赞赏,绝不会有害你之意!”

  黄巢听到这人是蔡邕后,心中的担忧算是放下了。

  蔡邕在汉末这会,是少有的真君子,纯粹的文学家,性格和政治基本不太搭界。

  董卓掌权时以灭三族强行征辟蔡邕,对其非常尊重,董卓死后蔡邕感念其礼遇,在和王允聊到董卓时表露出了一点哀戚之情,被王允以政治不正确为由下狱治罪,最终死在狱中。

  他对董卓都尚且如此,确实没必要太担心。

  两人一同去找蔡邕,由于蔡邕往年都在外地避祸,所以在洛阳的宅子比较简朴。

  蔡邕本来在家教女儿蔡琰弹奏古琴,听仆人说曹操带着一个陌生男人拜访,立马放下手中的琴起身。

  “文姬,你自己先练练,我去见见贵客。”

  “好的爹爹。”

  蔡琰这年十一岁,还是个没长开的小萝莉,性子平静淡然,见到父亲离去也不闹,自己继续弹奏琴曲。

  蔡邕从后宅出来,隔着老远就看到了曹操那张其貌不扬的脸,这么多年除了胡须长了点,其它一点也没变。

  但在其身边的那个人就不一样了,个子比曹操高了不少,面容更是英武不凡。

  蔡邕没有因为曹操长得不咋样就嫌弃他,但不妨碍他对条件更好的黄巢第一眼就心生好感。

  “孟德来啦!旁边这位想必就是黄泰德黄县尉了吧?”

  “伯喈,幸不辱命,你要见的人我可是给你带来了!”

  曹操和蔡邕很熟,虽然蔡邕的年纪可以当他的父亲,但两人以平辈论交,相处极为随意。

  而黄巢就不同了,第一次见面,他恭恭敬敬地给蔡邕行了一礼。

  “见过蔡公。”

  几人在蔡邕的客厅中席地而坐,正欲讲话,却从后院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琴声。

  黄巢问道:“这是何人在奏琴?”

  蔡邕回道:“这是小女文姬在弹奏,我这就去让她先停下来。”

  这哪能行?

  到汉末以来一直待在行伍中,听得最多的是鼓鸣和刀剑之声,好不容易能听到一点高雅之音,怎么能打断呢?

  黄巢连忙劝道:“蔡公不必,此琴音甚美,不可辜负。我们边听边谈也是乐事。”

  嘉宾都这么说了,蔡邕自然不会让其扫兴。

  蔡邕作为主人家先和老友曹操叙了叙旧,然后就把话题转到了黄巢这里。

  “泰德,我听孟德说你是行伍之人,黄巾乱前没有当过官吏,你是如何想出科考取士这种方法的?”

  这个必然会被问的题目黄巢早就想好了说辞,其答道:“科考之法虽然大胆,却没有多么的高明。蔡公可知我是如何在军中选拔将领的吗?”

  蔡邕问道:“愿闻其详。”

  “我初次组建义从六十余人,众人都是涿郡的游侠豪客,基本互相认识,若是选我熟悉之人为长,谁也未必服谁。于是我便让他们比试武艺,达者为长,此法选出来,公平公正,理由充分,人人皆服。”

  “那时我就在想,既然武官可以武试,那文官是否可以文考?故而有了科考之法。”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唐菊倾汉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