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李淼召集村护卫队。李三、胡四、胡五、李七四人明日去金陵。护卫金陵门店。有李三任队长,月例参照掌柜月例。现在茶叶店的掌柜由汪道奇兼任,新的掌柜还没有就位。
估计掌柜一般在金陵城月例为五到十两银子。其他三位护卫的月例按掌柜月例的五到八成发放。由掌总王道奇和队长李三共同考核。李淼可不会代庖越俎。不给汪道奇和李三权利。怎么能更好地指挥手下一众人呢?
现在留在村里的,最早的那一批村护卫队员。仅剩两人了,李八、李十。而新收的十五名村护卫队员才训练了三个月,武力值还不堪大用。“李八任护卫队队长,从明日起。十二名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家奴一并加入村护护卫队”。
没有自己的家奴不好好培养的道理。以后这帮家奴才是李家真正的家丁,寸劲等绝技都会一并传给他们。现在村护卫队已有近三十人了。
“李十留下”一众人退去后,李淼开始对李十进行考核,这次李十可不敢在藏拙了。李十不愧是读书种子,四书五经包括注释,掌握的已是滚瓜烂熟。也就是文章还欠缺点火候。就是让他现在参加县试也有很大可能通过。这也给李淼敲响了警钟,不能小看这个时代的读书人。
能人异士大有人在,李十到目前为止才读了一年零几个月的书。而且还是三天习武,一天学文。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李淼甚至有点怀疑这个李十是不是也是过目不忘呢?不管怎样,李十还是重感情的,好好培养,将来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李淼看着李十,“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读书吧。这里有很多杂书,你以后也得看。可以开拓你的视野,对你写文章也有大用。以后字也得多练,就练馆阁体。武功也不能落下,平时也得抽时间锻炼,没有好的身体,考试也撑不住”。
李十听完后长跪不起哽咽着,“老爷,我知道了”。李淼:“以后还是叫公子吧”。“是公子”李十应道。
李淼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成亲了。可儿你还好吗?知道你老公我中了举人不定高兴成什么样子了。还有老丈人,你不会吃醋了吧?你梦寐以求的举人功名小婿我已经拿下了。
十一月份内河封冻前,必须赶到京城,京城的十二金钗们。过得不知怎么样了。我的功法全靠你们啦,现在也只有且行且看了。
李淼在家的日子不多了,现在内空间三千零四十四亩地,大部分种植了北方的抗旱农作物地瓜、土豆、玉米等。香料、茶叶,每年一两百万银子的收入已经足够,现在重点还是放在北方的种子改良上,南方的小麦、水稻也只能慢慢的推广了。估计需要近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推广。
今年,村里的麦子获得了丰收。马上看秋收的水稻了。估计今年村周边的土地应该开始涨价了。原来上好的水田约二十五两银子一亩,每年收益在二两银子上下。而今年用了李淼的新种子,秋收再获得预期的丰收。估计每亩得有五两银子的收入。田地怎么可能不涨价呢?
封建社会土地永远都是不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农耕经济,土地就是命跟子。历来封建皇朝的改朝换代都是因为土地问题,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失地农民生活没了着落。成为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
兼并土地的的必然是仕家大族,还想指望他们足额纳税,国库也就会越来越空。于是稍有风吹草动改朝换代就不远了。李淼现在担心会不会因为他的种子推广计划,而引起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哎”且行且看吧,总不能因噎废食。
晚饭后,李强总管领着两位族长进屋了,商谈的第一个问题说是金陵城开了茶叶店,还有开香料店,现在缺少人手。王道奇一个人忙不过来,他们想两族各派一个人手,李家也选派一个人去金陵。
一方面加强学习,以后毕竟还是用族里的人和村里的人放心,二方面也是加强监督。好吗?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往里钻,你能想到的问题他们也能想到,而且方针策略都有了,而且利益均沾,相互监督。
第二件事就是种子问题。今年夏收李淼家的麦子获得了丰收后,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淼家收获麦子种子基本被村民瓜分了,村名们看到了李淼家的麦子喜获丰收。能不争着要李家的麦子种子吗?后来也都干脆种上了李淼家提供的水稻种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由于李淼家的示范效应在,没有人再犹豫了,现在看来丰收在望,已经有附近的村民开始来村里预定水稻种子了。虽然村里的水稻还没有收割,但有经验的农民,一眼就能看出增产两三百斤是没有问题。
两位族长看着来预定种子的外村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这家与外村人谈可以供应多少多少斤,那家与外村人谈那个价。这家谈这个价。反正就是乱糟糟,搞得村里也不安宁。所以两位族长一合计,各家各户统计后,由村里统一对外出售。
好吗?李淼本来还想指点几句,可两位族长已经走到前面去了。李淼渐渐的开始有些悟了。有些事你只需掌握大势,比如粮食增产。只要有好的示范效应在。接下来推广就不存在问题。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总有聪明人会想到去怎么做,会帮着逐步完善。一切水到渠成罢了。
李淼也时候总是想把事情考虑全面一点,尽量完美。可有时也是顾头不顾腚。一人计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隐约地感到自己的道韵又提升了一些。
至于土地扩张,两位族长都说了,邻村人也不愿出卖土地。别说是二十五两。有村民出三十五两一亩,人家也不肯卖。在这方世界,一般出卖土地的被当作是败家子。
不到万不得已,谁家也不会卖地的,再说乡里乡亲的。都知道他们村今年换了好种子,种地的都发财了,藏也藏不住。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